《Catch 136》.「字圖道合?字同圖合?」《Catch》圖文創作交流會記錄

介紹:
作為追求圖文並茂希望可以給人新鮮感的中學生基督徒雜誌,《Catch》時常在「太過花睇得唔清楚」和「多啲圖無咁悶先有人睇」之間搖擺不定。這個張力沿自於很長一段時間,文字理所當然是創作的主體,但近年多媒體迅速發展,圖像開始成為閱讀主流。本著編委的自我感覺良好,認為「搵多啲人傾下就有新諗法」,所以在剛過去的8月,我們約了創作者們一起來了一場小小的交流會。當天除了《Catch》的編委、作者和插畫家外,亦有一班會在社交媒體發表自己的文字和影像創作的同學。交流會主要分成兩部份,一部份是討論詩的創作,另一部份則是討論圖像的創作,以下為一些當天的討論。

詩的部份:

我們邀請了《Catch》專欄-〈Colour the Black〉的主力作者雲帆,讓他先分享一些關於他寫詩的想法,然後再大家一起討論。

對於雲帆而言,寫作、特別是寫詩,其實只是將腦中想到的一些事寫出來。說起一開始為何會想寫詩,就只是因為讀過一些詩,覺得以新詩這樣的形式表達的文字「好正」,所以自己也想寫。無可避免,詩的靈感來源,會集中在不快樂的情緒,傷心好像比較容易表達。但創作久了,也不止於寫情緒,也會用詩這個形式記錄不同的事件。他認為詩一直都帶有紀錄的功能,像古時的《楚辭》、《唐詩》,就是選擇用「非日常」的文字使用方法去寫作,讓很多不能直白說明的事被記錄。現代一點的新詩,雖然文字淺白得多,但其實是用奇怪的斷句或重複的文字等玩弄文字的形式,去帶出類似的效果。

有寫了半年詩的同學和應,他覺得文字創作是很投入當下的感覺,好像整個人進去了一個洞,在裏面的牆上一直作畫。直到作品完成後再讀,就似自己走出洞外,回頭看見原來自己經驗了這麼多。他認為這是重新找回自己的一種記錄方法。

雲帆自嘲自己的詩其實沒有太多詩意,覺得自己的用字太淺白。他認為自己不一定能在當下完整地將情緒感受轉化「有詩意」的文字,他需要推敲多些去將自己的「說話」變得更豐富。但在現場他分享了他的詩,詩中將情緒寫成為一個被逐小逐小填滿的樽,然後大喊一次將感受釋放出來,繼續如常生活。雖然他一直自嘲,但這首詩卻實在地觸動了在場的人。現場有同學表示他這首詩將難過之後第二天還是要返學返工的無助感形象化出來,很讓人有共鳴。

有人問起:如果詩是記錄,主要也是抒發個人情感,將難過抒發出來這樣個人的事,寫完抒發好其實應該完結了,為何還會想要發表讓其他人看?

雲帆覺得由自己的文字讓別人腦中產出來的影像,能讓人有所共鳴,很是神奇。雖然很多時候,不同人感受到的不一定是他寫作時的感受,但這種觸發也是創作的原因。他坦白表示,讓人看自己的詩會覺得好羞恥,但這羞恥的感覺不是「男仔唔喊得」、「唔可以有脆弱一面」這一類認為表達情緒就是錯的傳統觀念,而是來自想發表、想自己的創作有人見到、想有類似感覺的人會有共鳴的慾望。但同樣這也會帶來虛榮心,用這份虛榮心抗衡羞恥感,得以繼續公開發表作品。在創作完成後,知道有人去讀自己的文字,有人會回饋感想,對他而言是開心的事。

圖像部份:

接受著由之前為我們畫封面插畫的KK,從圖像角度去分享一些創作的事。

他先從自己創作圖像創作的習慣開始說起,他的創作通常分成工作委託和個人創作這兩類。

工作時,他會希望對方能夠給他關於工作主題的文字描述,例如海報或是插圖的需要是甚麼,為何他們會訂了這個主題,訂立主題時的思考過程等。這讓他在畫圖時,能跟著這思路進行,從而將重要的部份突出。他認為以下三個因素,是創作前必須知道的:

    1. 成品的目標對象群:主要是需要知道他們的年紀範圍。好像長者無法看到很細的字體,或是學生等較年輕的,可以跟隨潮流用色大膽一些。

    2. 委託方希望表達的感覺:指的是想要展示出青春氣息,還是高貴的氣氛呢?這些會影響配色和字體等選擇。

    3. 顏色喜好:很多時都需要按個人的喜好或是品牌的形象,去選取特別的色調去使用。

如果委託方在這些方面不是太有想法,比較直接的做法是拿出他們比較喜歡的現成作品作參考會更好。

KK舉自己為一份老牌基督教刊物做封面設計的工作為例子,說明這三個因素的重要性:

由於他們希望吸引更多年輕讀者,但並沒有指定主題,所以他有多點創作的空間,按這個目標的對象群,決定使用pop和卡通元素,去畫一些聖經的內容。而顏色處理方面,因為這份刊物一年有四冊,他們會希望每冊的顏色差異能更明顯,以方便讀者購買時不會因為顏色太接近而拿錯。

另外,他又用之前他為一個機構設計logo的經驗做例子。他先由機構創立和想要做的事等故事開始構想,然後思考如何將這故事簡化成圖像。「如何將某種概念轉換成故事,再生成圖像呢?」他這樣一點一點地將零碎的靈感,組織成為一個logo。但這只是創作的一半,之後他會調整圖像的細節,例如加強某一部份令到想要表達的意思更明顯,或是將某部份的細節刪減讓圖像看起來更簡潔等。

被問到非委託而是個人自主創作的靈感來源時,KK說是自己的生活和香港這個地方的故事。他正就自己在香港這個地方的生活,進行一系列的創作,將香港不同的地點也畫成一個島以展示,希望能將香港十八區的不同記錄下來。這個想法是源自他在日本旅遊時,見到不同地區都會將自己的特色包裝成手信和插畫。

字同圖合?

針對《Catch》一直以來的創作,都是先從文字開始,在文稿決定好後,才開始配圖,是一種文字主導的圖文合作。而KK作為以圖像創作為主的人,他的創作並不是想去表達複雜的事,所以不會先有文字再開始創作,是先從圖像出發,之後才會用文字去解說。就此,KK以他的經驗,和大家討論並整理了一些關於文字和圖像在共同創作時的關係、配合和限制。

首先我們都認同,文字是比較能將抽象的事具體地描述,而圖像因主要用顏色和物件去表達,所以沒那麼容易具體傳遞抽像的訊息。為文字加入圖像,雖然可以讓人更容易理解,但每個人腦中由文字產生的圖像,可以很不同,圖像變相是在收窄作品表達的空間。這種圖像的使用,能收束對文字的解讀,降低對文字解讀能力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卻又會修飾和限制了文字帶來的想像空間,令人的思考受限

接著有人追問,既然圖像會限制文字,為何都會思考加入圖像呢?想將圖像和文字並存的時候,需要思考甚麼,才更能既豐富表達效果,又不會將想像空間收窄呢?

這時候就我們就談回詩--這類本身就很有想像空間的文字。有人分享他在社交媒體發佈詩的時候,當用太過豐富和現實的圖像為詩配圖時,便會有喧賓奪主的效果,令到文字的表達的視覺,好像就是等於圖像有出現的事件。但限於社交媒體的發佈習慣,他不會考慮黑底白字的發佈,堅持一定要有圖。他會試著找一些圖像,比較切合自己內心的狀況,或是有更多想像空間的圖,例如只有雲的天空。這些圖像的想像空間,有時可以比文字更大。但亦有人表示,覺得他不想自己的文字有配圖,認為文字不需要用圖像去解釋,純粹的文字存在比較好。

這些不同的取態,正正是在探討文字和圖像一起創作的思考,而KK當下很有條理地為我們列舉了一些圖像和文字主導比例不同的創作例子。

1.圖像和文字在創作時已經一起配搭的作品

這類型我們最常接觸的是繪本,是一些由文字主導故事,但著眼點卻在圖像的配搭之上。

2. 圖像主導,文字只是輔助說明

這類型最常見的,就是相集或是圖集。相集中的一張照片,內含的資訊很多,文字不能盡錄也不需要文字去點明,適合留有多些空間讓人觀察感受。

而有以拍照作主要創作形式的同學表示,有些氛圍和個人魅力,無法用文字去描繪,但透過照片的想像和構圖角度,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思考。

另外其實也有我們常看的那些沒有對白的漫畫,例如超級經典的《老夫子》便是了。只有標題的四個字和幾張圖,便能得出很多不同意義的故事。

而有喜歡畫畫的同學在此時發問:一幅好的作品,是否完成後,應該有很多暗喻?標題是否需要能讓其他人看懂才有意思呢?因為很多時用圖像想表達的思考,別人都不一定會明白。

作為比較有經驗的前輩,KK表示別人不明白是常有的情況。雖然有像政治漫畫這類很多暗喻的創作,大家一看都會明白,但主要是因為這類圖像的主題非常清楚,大家容易掌握。在漫畫中加入一些黑色幽默不一定人人都看懂, 而稍微加多一點字,便有機會知道。但就創作而言,其實不會要求人人都看懂,有些人會懂,有些人不懂就可以算了,身為創作者不需要太在意,要所有人都明白。

然後他總結,上述的應用方法並不是絕對的,大家應該找尋適合的方法。其實圖和文字之間會不會互相限制,主要是看排版的技巧,是否能讓兩者相輔相乘。例如若不以圖像為主時,如何令圖像成為剛好的配搭,或是如何安排顏色和字體,控制文字本視覺上的質感而調整其影響力。

之後我們針對KK之前為基督教刊物設計的經驗,將討論延伸至宗教插圖。

《聖經》是純文字,而且是帶有絕對性的文字,但同樣文本內裏有很大的詮釋空間,要用圖像處理時,會否和其他創作有所不同?而圖像的表達,會否帶來對聖經演譯的張力?

KK表示做這類創作時,會花更多時間去搜尋資料。為了配合所需要的情境,其實需要很多文本外的資料,例如當時的衣著或建築物等,這些聖經經文其實沒有涵蓋,但他都會加進去。要留意的是,不可以加太多,以免令圖像偏離核心思考。而當讀者群愈大時,就會有愈多對圖像不同的解讀、意見,為了避免產生太多歧異,他不會放抽象的圖像,會選擇直接描繪的事物和符號,讓所有人一看,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思考,便即時知道是甚麼。例如上次的創作是做刊物的封面,表達的內容就非常直接,但不可以包含錯誤,所以他花了些時間去處理釋經上的考慮。

這次的交流資訊量很多,除了很實用的部份外,亦有一些比較個人感受性的創作思考:

  • 有時很有感覺,所以便會出story,但在發佈後再看,就失去了感覺。有時寫日記也一樣,像是因為事情令自己有很大感受,所以才會寫下,但事後再看,覺得又是沒大不了的事。亦有記著覺得有些感受和事情應該要寫出來,但怎樣寫也不是那時的感覺,「寫唔返出嚟」。
  • 作品有時真的不會追求文字技巧,內容也不一定是絕對真實,但當中表達的情緒真的是來自自己比較重要。
  • 文字真的很神奇,自己寫出來,但可以勾起他人的感情碎片。
  • 詩是用情緒看,不可以用理智去看。
  • 創作要有自己和自己所經驗到的世界,然後再將這些感受回歸到自己。
  • 文字需要包含真實性,不真實沒有讀的必要,這是文字創作的美學性。
  • 閱讀或是教育是一些傳承,我們都會被作者的觀念所影響。但我覺得我雖然會受影響,卻不會被框死,因為還有很多不同的閱讀,不同人的文字有不同的獨特性,會有不同的面向。

最後有人將創作跟美的追求連在一起,並且以著名俄國導演塔可夫斯基對於藝術追求的思考,連回信仰和創作的關係,即創作為獻祭,如何真誠地逞現自己即為創作,讓自己的人生作為藝術,以獻給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