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大都會》世界很難,但請先重整你內心積壓再出發
一、故事背景
《元素大都會》的世界由四種元素的居民組成,包括火、風、土、水。他們性格各異,例如火族居民一般較熱情、而且脾氣火爆;而水族居民則是較為感性,能在水中來去自如。故事講述了火族女主角小焰,自小就負責協助家族生意「雜火店」(Fire place),維持家裡的生計。隨著小焰的父親健康變差,小焰亦逐漸被期望能成為家族生意的接管人。小焰學習能力很快,但唯獨容易生氣,客人一有不如自己期望的要求時,她就容易怒火中燒,憤怒的火焰點燃了商店中貨物及顧客。她透過轉移注意力,控制自己的脾氣。
一次,小焰父親因健康問題無法兼顧看店,因此他全權委託了小焰處理商店事宜。過程中,小焰卻因著事務繁多、無法處理顧客要求而怒火中燒。為了不讓情緒暴露於顧客面前,她一鼓作氣衝到商店地下室中釋放憤怒,憤怒的火焰點燃了房間的水管,整個商店繼而水浸。水浸破壞了商店的貨物,商店無法正常營業,令她頓時對自己失去信心。水浸之際,小焰意外地結識了正在檢查水管的阿水。阿水一步一步地鼓勵她踏出火族以外的世界,她發現她的怒氣來自於她不喜歡經營店鋪,她最渴望的是她能發揮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的憤怒製造火焰,創造美麗的玻璃器皿。經歷一連串的意外、事件後,小焰的父母終於明白她最渴望的人生並不是經營店鋪,並祝福小焰能踏上學習玻璃製造的路,實現她人生所想。
二、聖經如何看情緒?
這套電影中用了一些筆觸描寫了小焰憤怒情緒,而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我們亦需要問,聖經如何看情緒?筆者簡略地整合了幾點,包括天父看重我們,視作我們為寶貴的,說明聖經是需要我們重視情緒;同時要學習如何管理情緒,不致使我們犯罪。
第一,馬可福音12:29-31告訴我們:「第一要緊的就是說:「⋯⋯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 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除了愛神之外,我們更需要愛人如己。言下之意,即是代表我們要愛其他人,如同愛自己一樣。愛自己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但如果很籠統地說,亦或意味我們要好好照顧自己,照顧自己的身心靈狀態。約翰一書3:1說:「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神的兒女;我們也真是他的兒女⋯⋯」我們是上帝所珍重的人,因此我們亦能被視作為上帝所寶貴的兒女。因此,我們的每一部分,例如身體(每一根頭髮也被數過)、思緒、情緒,亦是天父所珍貴、看重的。所以,我們要用天父的眼光看自己,珍惜和學習照顧自己的情緒狀態。
另外,聖經亦有很多處提及情緒,例如是憤怒,在以弗所書4章26-27節提及:「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當情緒處理得不好,容易導致了犯罪、給予魔鬼留地步。正如創世紀中第四章中,該隱與亞伯把自己出產的供物奉獻於耶和華,但耶和華只看得上亞伯的供物,而沒有看中該隱的供物。即使耶和華提醒該隱已被怒火遮蓋,但他的怒火蓋掩了雙眼,因此殺了亞伯。出現情緒或是正常、人之常情,但當情緒掩蓋了我們的雙眼之際,就容易給予魔鬼空間,令我們犯罪。聖經沒有否定過我們的所謂「負面情緒」,但我們需要管理、控制他們。
三、情緒的意義:告訴我們最渴望的是什麼、明白自己更多
說了這麼多,到底情緒是什麼?情緒的拉丁文詞根是「流動」(movere),是在身體中流動的能量。根據Lazarus (2000) 指出,當我們受到內在或外在的轉變,身體的能量(情緒)會因而被改變,導致了不同的情緒、想法或意識層面上的反應。
電影中,小焰面對著自己憤怒時候,選擇了抑壓,透過分心的方式,使憤怒能不致影響顧客。我們都定性某些情緒如憤怒,為沒有效率、需要被移除的。尤其華人社會,憤怒被塑造成一種破壞人際和諧度情緒,所以憤怒是不被鼓勵的。小焰經營店鋪時,面對客人無理的要求,經常發脾氣。小焰的父親告訴她,她要學習控制自己的脾氣,不能得失客人。但情緒背後,卻原來可能正在告訴她:「我不喜歡這份工作;我不喜歡面對諸多要求的客人;我希望我在工作中,能得到客人的明白和體諒。」
我們面對情緒,尤其負面情緒,會著重如何控制情緒,避免讓自己失控。甚至,我們會都善於使用不同方法,例如讓自己忙一點、分散注意力,以致能逃避面對情緒,例如,在電影中,當小焰憤怒時,她被教導要控制情緒,但我們很少談及、反思到,情緒背後所給予我們的訊息是什麼。情緒給予我們重新檢視自己的機會,了解自己的渴望及恐懼。
讀到這裡,可能你亦面對著不同的狀況——開學時,心情可能感覺焦慮不安,或代表著我們對未知的未來存有恐懼、不安,擔心自己未能維繫本身的友誼、憂慮未來的課程內容越漸艱辛。對高中的同學而言,更焦慮未來的前路茫茫,不知如何才能作出選擇。
有時,我們表面所經歷事情,並不是最主要使我們感到困擾的原因;背後不被滿足的渴望才是真正令我們痛苦的原因。當一位同學成績不理想時,心裡面感到失望之際,背後或是背負著家人深厚的期望、文化中根深蒂固「望子成龍」的概念;朋輩的壓力,期望自己能與其他人看齊。同學真正的渴望,不是成績中的進步,而是家人和朋友的群體中得到肯定、確立自己於家中、朋輩圈子的位置;當高中的同學擔心前路茫茫之際,可能真正的焦慮並不單源自對前路的困惑,而是背後的不確定感——他不確定自己是誰,不肯定自己的興趣、能力、擅長及不擅長的事情。他所渴望的是,可能除了能為自己選擇方向外,更是能夠知道自己是誰。
現實層面中,背後的渴望未必能立即處理,我們不一定能獲得朋友、家人的認同、不能很快就知道自己是誰,了解自己人生的方向。更多可能是,我們有很長的陣痛期,要經歷很多情緒上的起伏,痛苦、挫折、迷惘、焦慮⋯⋯但在過程中,我們或能像小焰一樣,開始發掘自己是誰,透過這些情緒,反思我所渴望的是什麼。情緒跌宕或是難免的,這時候,我們需要好好照顧自己,陪伴自己走過這段時間。
四、照顧自己:接納及釋放
若我們明白情緒只是一股能量,我們就要先允許情緒自由地流走在身體中、思緒中,不帶批判、不抑壓地讓它存在,全然地接納他。當情緒不被允許存在的時候,能量就會被堆積於身體之中,積存在內。能量到了臨界點之際,則會用難以想像的方式釋放出來。小焰以為能夠透過轉移視線,無視憤怒的能量,結果能量積壓在身體中,到臨界點之際,憤怒帶來的能量淹沒了整個地下室,水管被毀壞,商店的經營受到影響。
很多人不敢接納自己的情緒——不敢表達、抒發,甚至釋放自己的情緒,因為他們無法接受自己是有傷心、難過、焦慮的一面;沒有尋找到適合的方法,管理和調整自己的情緒。
關於如何接納自己的狀態,尤其當負面感受被充斥的時候,筆者會回想天父是如何看自己。天父從來不是要求我們沒有情緒,正如耶穌來到世界,他也會難過、失望、流淚、生氣,情緒是人很正常的狀態;而無論陷進在任何的處境之中,天父仍然無條件地接納、愛我們。可能,我們正需要的是經歷天父那一種無條件的接納和愛,接受自己並不完美,接納身而為人,面對著世界的挑戰或改變,我們有不同的情緒反應,甚至因著情緒反應,我們作出不明智的選擇。但我們回到天父的愛中,就能感受到真正的寬恕與原諒,能有勇氣接納真正的自己。
釋放情緒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祈禱、繪畫、文字、戲劇等,甚至只僅僅是大哭一場。重要的是,你願意尋找屬於你的釋放方法,有意識地定期令能量定期地流出,清空心理中的積壓。更重要的是,平時要學習多觀察、感受自己的情緒,與自己建立一個親密的關係,學懂照顧自己的身心靈。
五、寄語
世界很難,但請先好好照顧自己的情緒,了解情緒背後的渴望,又願你帶著天父無條件的愛,接納有情緒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