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CH 139 《精神健康反思 》

暑假結束,同學們也正式踏入新學年的開始了!新學年迎來了一個人生新的階段,也意味著不同的轉變及新挑戰的開始。從輕鬆、自在的暑假生活,過渡到充滿無形壓力的校園生活,過程確實十分考驗每位同學的調適能力。新學期的到來,有同學會感到興奮不已,也有同學會感到苦惱憂慮。

確實有不少同學可以開開心心的,懷著興奮的心情迎接新學期的來臨,滿懷歡喜地回到校園裏,期待着新的生活,結交新的朋友,掌握新的知識;但也有不少同學,特別是性格比較內向,和在人際交往中習慣性被動的同學,迎接新學期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容易的任務,是需要家人和朋友們的支持和鼓勵去踏出第一步,才有勇氣進入未知的新學年校園生活 。

此外剛開學時需要兼顧的東西總是特別多,除了新的學習環境、重新分班後的人際關係,還要面臨與家人的相處時間減少、重新調整作息時間、重拾每一天要早起的生活;加上其他事情而來的壓力和憂慮,好像新一年的學業壓力、擔心認識不到新朋友,等等不同的事件也在無形中影響同學的情緒和狀態。加上每一位同學的開學適應能力也有所不同,此時此刻,特別需要身邊的老師、家人及朋友的關注。

據2021年,香港青年協會公布「學生情緒及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48.6%的受訪學生壓力指數屬偏高水平,自評為7至10分(1為最低,10為最高)。同時調查結果也顯示面對新學年,35.7%的受訪學生感到開心,但亦有約29.3%受訪學生感到「緊張」,學生們最擔憂的事情分別是「測驗考試成績未如理想」(39.3%)、「功課繁重,缺乏私人空間」(38.1%)、「應付頻密的測驗/考試」(36.1%)及「缺乏學習動機,難以自律」(30.3%)。調查結果反映大部分學生在開學後的睡眠和運動量不足,加上長時間使用手機和電腦帶來了潛在的身心健康危機,面對負面情緒時,這可能引起更大的精神健康風險,我們需要關注和改善這些問題。

與2021年相比,社會迎接後疫情時代。過往三年全港學校在社交距離措施的限制下,學校改變了授課模式,長時間改以網上形式遠距教學,同學未能夠回到校園與新朋友認識相處,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與他人相處的機會,心理健康也容易亮起紅燈。現在疫情過去了,同學要重新適應實體的校園生活,回到校園之後面臨的困難和壓力相信會更多。

為了應對這些從四方八面而來的不同壓力,同學很容易會採取一些方便快捷的應對方式,例如沉迷於電子遊戲、社交媒體等,以逃避從現實世界而來的追擊。這些應對方式雖然可以幫助同學們短暫地抒緩壓力,換取短時間的快樂,但也可能會導致更多的負面情緒,就像是在跳進一個無底洞。

香港的中小學校園生活給予我的感覺,就好像一班學生在參加一場無休止的馬拉松障礙比賽。同學不但需要在以考試作為核心的香港教育制度下,不停地向前奔跑,努力去爭取好的名次,同時過程中要跨過不同的障礙,才能獲得社會的認可。特別是在中學生涯最後的中五中六階段,同學須透過參加DSE,以成績的優劣去爭取獲得進入心儀大學和科目的資格,這樣你才有選擇的權利,增加被錄取的可能性。這種考試的壓力讓人不禁聯想,學生正在參與的不單單是一場考試,更彷彿是一場人生的賭博呢。

香港的下一代需要在這個充滿競爭和壓力的處境長大,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面對不同的轉變和壓力,加上後疫情時代的影響,學生們的精神健康狀況難免地令人感到憂心。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17章22節

當我反思青年人的精神健康狀況時,箴言的這段金句在我腦海中浮現。我們經常使用這段金句來安慰他人,「喜樂的心乃是良藥」,呼籲他人心境要保持喜樂,在順境還是逆境都能保持心境愉快。這樣說是沒有錯的,但往往忽略金句的下半部分, 「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結構上如此排列,並不是單單與前者作出比較,而是在提醒讀者,下半部分與保持一顆喜樂的心同樣地重要的。

人遇到哀傷的事情,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是在所難免的,聖經並不是教導我們要避免或壓抑哀傷的情緒,然而是讓我們明白過份的擔心和憂慮對身體是沒有益處的。腦科學研究顯示,一個人若長期有不安全感和不愉快情緒,這是提醒我們要注意精神健康的「訊號」,因為當大腦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時,會使中樞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紊亂,使身體內激素分泌產生變化,讓身體內的免疫系統慢慢轉弱,導致容易百病叢生。

但負面情緒真的毫無價值嗎? 其實人的負面情緒也是十分重要的。負面情緒讓人感到不適,嚴重時還會干擾日常生活,令我們對這些情緒產生抗拒。但當我們不停地壓抑負面情緒時,其實負面的情緒並不會真的消失,帶來的影響也不會消失。相反迴避這些負面情緒,會對我們的精神健康造成更大傷害。人的負面情緒是我們身體一種保護機制,提醒我們需要對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健康狀況提高警惕,進行調適了;負面情緒也被定義為「行動訊號」,當我們長時間不能控制、消除這些情緒提醒時,我們是時候有所行動,尋求家人、老師或專業人士(如社工、輔導員等)的幫助去面對這些負面的情緒。

為著進一步保護學生的精神健康,學校應該營造「關愛」、「接納」 的文化,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校園環境,讓學生有信心和勇氣面對不同的挑戰,並在有需要的時候施予援手。社會上也有為不同年齡層的學生提供的情緒健康資源,鼓勵有需要的學生主動向社工/老師尋求協助,而作為家長、老師、朋友,亦應提高對同學情緒健康的注意和敏感度,嘗試代入他們的角度,多聆聽和理解他們的心底話,讓同學有感到安全和可喘息的空間。當過度壓抑情緒、長期承受壓力時,不必刻意營造出療癒或正向的模樣,把自己的傷痛隱藏起來,愛自己,向你身邊信任的人尋求幫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