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ch 134 《宗教大退化:有危,還有機嗎?》

前陣子有空的時候,本著好奇的心態借閱了數本講述伊斯蘭教和佛教的書藉作研究用途。看畢後有點心緒不寧,於是又上網查了資料,甚至在繁忙的時間表中特意抽空到教會聽主日學以作驗證。我並不是甚麼神學家或是專業的信仰研究者,不過粗略一看,也發現,全球各大宗教也步向了同一局面:影響力的式微,信徒的退化,以及信仰的分裂。

佛教主要有三大流派:普渡眾生的大乘佛教,只救少數信徒的小乘佛教,以及讓信徒成金剛成佛的密宗(也是紫微斗數等占卜及唸咒的來源)。儘管佛教建基於哲學和修身養性的心態,現代佛教已被不少人冠上「迷信」的帽子,被部份信眾當作搖錢樹、求安逸的捷徑。本質扭曲,被安插不少民間信仰的儀式,甚至有很多人連自己在信甚麼,聽從甚麼教誨也不清楚。

伊斯蘭教雖然是家族繼承信仰,但也無可避免地面對危險。下一代成為名義上的穆斯林,也就是生而為教派內的人,但不再謹遵儀式,連穆斯林的名字也像掛名。教義上,伊斯蘭教也分裂成林林總總的教派,例如古典主義(古蘭經不可套於現代闡釋)、現代主義(古蘭經應與時並進)、神袐主義(著重精神上的相信)、什葉(較接近傳統及較強階級性)、 遜尼(階級觀念較弱)、教義至上(不惜動用武力/革命/死襲以光復伊斯蘭教)及行為至上(較和平)的派別。教派互相憎恨,認為對方曲解古蘭經,甚至以戰爭殺戮逼迫同為信徒的人。

作為三大信仰之一的基督教其實也不可倖免。越來越多「信二代」如同上述的人不清楚教義,不出席教會,也不甚了解聖經內容和教義,就算是回去教會也只是為了找對象、找朋友,或敷衍父母。有部份信徒更當上帝是求安逸的神明,有事祈禱無事享樂,卻自稱為虔誠的信徒。靈恩派和傳統(福音)派不和,前者認為後者不了解神的心意,後者認為前者是濫用聖經的異端⋯⋯甚至更貼近生活地看,部份信徒的離地讓不信者諷其為「耶L」,不少口說要把信仰帶進社區的人把探訪、關心的行為當作跑數,對方不相信的話便放棄探訪⋯⋯

任何信仰本義都沒有錯,錯的是當中的信徒有部份已經扭曲了本意,忘記了本質;是世俗化還是物質富裕所以不再需要用神明作心理支持,每個信徒都各有詮釋,作為局外人也難以說準。

全球宗教陷入如此局面,陷入了同樣分裂、退化的危機,是否代表信仰在歷史舞台上準備失去地位?有一個牧師曾說過,這個世代的人太富裕,享樂主義也足夠充滿心靈,越來越少人真的需要上帝了,傳道也變得甚艱難。

但我認為物質富裕、宗教分裂的年代,其實反而可能是宗教復興的契機。

宗教信仰本質從來都是追求心靈平靜,找尋寄託(除了邪教,他們推崇個人崇拜)。在物質富裕後,世界會步向後物質時代,也就是追求心靈上的意義和充實感。對部份人而言,也許信仰會是個好選擇:為神作工,為上帝服務他人,被阿拉愛護著,跟隨佛陀尋找生命無欲無求的平靜等等。信仰可以為生命帶來意義,甚至因此找到做事的動力,例如學習書法、服務他人,雖然算不上是甚麼好理由,但總算是其中一種演譯。

另一種契機是尋找迷失的人。物質的充足不代表世界正在變好,人心不古充滿傷害,社會弱勢仍然受壓迫,上下兩代價值觀差異帶來撕裂,乃至狂歡後的空虛,越來越多人因著環境感到迷失,想尋找真理、面對一切的力量和價值。聖經裏曾描述過人「就如羊走迷」,在聲色犬馬的世界中,不少人也感到迷失,沒有自我、失去了批判的能力及勇氣。信仰擁抱那些破碎的靈魂,告訴他們對錯如何分辨,如何愛和被愛,如何饒恕,如何勇敢為眼見的不公義發聲,給予了那些人方向、勇氣。物質越是豐富,越多人陷入這個死局,需要上帝拯救。只是他們比起連物質上也匱乏的人更難尋找,更需要真心的信徒去幫助、帶領他們認識這個神。真心的人遇上真心的人,那個人也許最終比起隨便找信仰作消遣的人更來得虔誠、熱心。

世界各地的宗教正面對大量危機 ——但總要相信,若末世注定要讓信仰陷入如此不堪的境地,也正代表著信徒被時勢賦予了更多陪伴、拯救靈魂的機遇。宗教作為教條終會遇上分裂扭曲,但信徒在其中最需要做的,其實是堅守自己所信的,並以自己所理解最合神心意的方式繼續生活,始終信徒才是信仰仍然留存至今,讓世人了解神的基礎。


Wolfy 
一個以音樂譜下脫序人生的樂譜,以筆尖記下荒唐世界的狂想的人。外表的正常和內在的癲狂如同世界觀:萬物合理而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