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ch 134 《傳福音的掙扎》

「為甚麼他/她不相信呢?」

記得以前向同學傳福音,首先是開個茶座,派點零食吸引同學來,之後教他們製作「五色珠」,講創造、犯罪、寶血、更新、永生。好像只要同學認識了人的罪有多重,耶穌基督的死救贖我們,還有天堂多麼美好,他們就會受聖靈感動而決志。

有一些大型佈道會(例如某年香港福音X會)向不同教會學校發出邀請,嘗試把無數中學生都聚在一起,然後讓牧者分享和嘉賓講見證。彷彿只要出席的人多,得救的靈魂也就會越多。

有些中學會邀請基督徒名人,或者一些「專業」的佈道團體來福音週,帶領大家唱歌、跳舞,然後請嘉賓講個見證。似乎認為同學在佈道會中聽了詩歌和見證就會信主。

不知甚麼時候,終於開始問:「這樣有用嗎?他們根本不會聽講者的話,只會低頭玩手機或者睡覺。」

(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指出「三福四律五色珠」和「佈道會」只有弊而沒有利。筆者也深信「願意遵行大使命,到人群去傳福音的基督徒之心意」是蒙上主悅納的。)

於是我們開始改變策略:是不是我們的週會要更有趣,才能改變「團契很悶」的刻版印象,吸引同學來參加?不要用傳統詩歌、要多點遊戲、查經時間不要太久⋯⋯之類芸芸的想法出來了。

或許這些策略起了一點效果,可是距離萬人歸主還差一點。遊戲和敬拜環節稍有起色,但信息分享和討論仍是死氣沉沉。

有團職這樣說:「如果我哋永遠覺得啲人根本無興趣聽我哋講呢啲主題嘅話,其實我哋團契真係冇嘢好講,因為我哋最後一定都係會講返聖經。」

所以,不能只從「有趣度」方面想,要知道信息才是重點。於是我們想:是不是共鳴感的問題呢?儘管這些週會的活動豐富了,但信息好像和同學的生命無關?

團職一步步成長,並進行戰略調整。大家在不斷想週會、想主題的過程中,漸學懂了要了解同學的生命處境——被催谷成績而壓力過大的學生,被同學欺凌而失去朋友的學生,耶穌看見了這些人會怎樣醫治他們?我們就用醫治這個題材來構思福音週吧!

最後,那一年是沒有人來決志的。算是失敗嗎?可能吧。(話雖如此,那一年的話劇於中四的我而言是感動且震撼的。不過如今反思,每個人的生命都太獨特了,以至於這些讀書壓力、欺凌的處境並不能套用在每個人的人生裏。)

之後社運來了,疫情也來了,不能再在學校裏傳福音。沒有了團契週會,便開始和同學一起在網上預備DSE。無聊時,我們間中會聊到信仰。我遇到有興趣的講道和IG post也會跟人分享,不知不覺間就實踐起個人佈道了。

但是,這種機會並不常有。自己主動分享了,他們也不一定有興趣聽。能做的,就只有等待上帝在某個時候讓他們靈機一觸,然後提出一兩個信仰問題。所以,這終究只是一種佛系的傳福音心態。

最近開小組,有人談到團契在校園擺攤位時,有同學來「挑機」:如果神是愛,為甚麼有這些那些苦難。(大概是這樣的意思吧)身邊的新同學也對聖經略知一二:神會把那些不聽話的民族殺掉。

這些信仰的挑戰,背後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和神學觀點,但我們卻無法傳達給他們。因為我認為他們並不求了解真相,跟他們解釋只是徒然。儘管如此,有人仍願意耐心地溝通和解釋。

這也不一定是不信者的問題。就算是基督徒,可能心中也有對上主有千萬個不解、抱怨;就算是基督徒,可能我們也不明白福音的「福」究竟哪裡。

最後小組有個小結論:如今複雜之世,已非「三福四律五色珠」這類信仰大綱可以說得清。

「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 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 這是耶和華說的。」以賽亞書 55:8

很想看見朋友、同學、家人接受福音,一起在信仰路上同行,然後來世在天家再會,相信是很多認真基督徒的心聲。可是傳福音很難,比上學難,比考試難,比甚麼都難。有時好像覺得:無論福音怎樣傳,方法怎樣變,祈禱多少次,也沒有用。可是,應該堅持的事,無論結果好壞,還是要堅持的。

可能有些時候,一個小小的見證分享,就能使一個朋友信。很矛盾,也很神奇,上主的計劃或許就是如此使人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