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CH 134 COVER STORY 《C AllStar的追隨者 》文字版
「幾多對,持續愛到幾多歲」
這是我對C AllStar的第一印象,原來不經不覺,快將第十二年了。
那時我還只是一個小學生,記得一天和老師的閒談間,無意中提起這首歌,老師更播給我們聽;但說到真正跟隨C AllStar去探索音樂,卻是7年前,有一天,在YouTube上剛巧見到他們的歌曲,隨手按下播放,便令我成為了一個C AllFans了。
C AllStar四子,是在一個歌唱比賽出道的——他們是比賽中的最後四強,最終更組成為一個組合。這11年來,他們由一個個熱愛唱歌的大學生,逐步成為歌手;由沒甚麼人認識,到成為叱咤「我最喜愛的組合」最後5強。這個過程就好像見證他們一點一滴的成長:他們出道時仍未流行「造星」這類節目,但是在歌唱比賽中,他們每個人的特質、性格,都一一顯露,大大吸引著我——他們由甚麼都不懂的「樂壇新人」,通過不斷學習,慢慢學會各種知識,再漸漸長大,成為擁有自己風格的組合。就好像「全民造星」一樣,除了最後的結果,他們每一個人在過程中的進步、蛻變的光芒,都十分耀眼;而我也由小學生,蛻變成一個大學生了,所以C AllStar對我來說,就像一伙一同長大的朋友。
在2017年,他們宣佈休團,四子各自獨立發展,那時實在依依不捨。喜歡的偶像團體要解散,但也沒有辦法,只能支持他們的決定;到了2021年初,他們正式回來了,重新以C AllStar的名「造」音樂。
這幾年間,香港有著翻天覆地的改變,有時候不免會迷惘、迷失,心裏總有疑問:「這仍是我所愛的那個城市嗎?」。而支撐着我的,正正是信仰,還有
C AllStar的音樂。
對我來說,C AllStar是我的救贖——一點也沒有誇張。我覺得藝術與文字最大的分別是,文字表達的意思許多時都被規限了,每一個字、詞都有指定的意思,建基於客觀的觀察,所以文字本身有着很清晰、直接的意義,沒有任何討論空間;但藝術就不一樣,我們對藝術表達沒有規限,就例如「藍色」,可以是表達沉實,又可以表達抑鬱,但也可以是開心,只要你覺得是,便沒有錯——沒有人能否定你的感覺。而C AllStar的音樂作為一項藝術,他們就正正提供了一個空間讓人「對號入座」,可把一直被壓抑的情緒投入去歌曲之中。在這個壓迫的城市中,騰出一個可以讓人放聲大哭的空間。就好像近來推出的一首新歌「留下來的人」,其中第一句歌詞「觀賞街景那動態/誰在半路停步」便正擊中了我心中的鬱悶——這兩年來,到底我們經歷了多少離別?早幾個星期還在吃飯暢談,現在卻突然間要說再見了。這句歌詞把我心中的感受刻劃得恰到好處,原來在這種離愁中,我並不是孤獨一人的。這一刻,只要你也有相同的感受,我們便連成共同體,也許我們並不認識,但我們都不是孤單的。
而信仰也有同樣角色:面對學業繁重,壓力快要滿瀉了嗎?面對不同的人際關係,感到煩慮嗎?面對社會改變,感到迷失嗎?不要怕,上帝都一一知道,而且祂時常都記念着你。這幾年間,流着眼淚的禱告實在不少,但每次只要合上雙手,閉上雙眼,我便好像能暫時放下這個世界令人困擾的事,專心回到上帝面前,把心中所想、所擔憂的,都一一擺上,因為在上帝的愛也同樣打破了一切文字的限制,傷心、憤怒、迷惘,主耶穌全都經歷過,祂不只知道,更是「明白」我們。在祂的愛裏,我們與祂、與其他信徒都扣連成一體,沒有人是孤島。
另一方面,我很喜歡說自己「跟隨」C AllStar探索音樂。我是一個音樂白痴,不懂得分辨不同曲風的音樂,甚麼Jazz、R&B、EDM⋯⋯我都一竅不通。但就是C AllStar把不同風格、不同種類的音樂一一帶給我們,由早期「大眾」的流行曲,到中期開始混合了少許電子曲風,再到後來把電子音樂也融入成C AllStar的一部份,讓我們作為「跟隨者」的,也不只是停留在舒適圈,也能不斷突破自己,接觸新的事物。
這幾年,我的生命也泛起了不同的變化:升讀大學、信仰更新⋯⋯ 這一切都是舒適圈以外的事,我相信這也是上帝一一安排的——祂把不同的人和事都放在我面前,讓我繼續成長,沒有停留在以往的階段;但祂也是細膩、滿有恩典的,在這個成長的過程,祂都會安排給我;就好像聖經所說,祂所安排的,無非都是人能承受的。由初信時的「幸」福音,到這幾年的迷惘、失落,再到現在面對生活的掙扎,每天都是一次更新,每天都是祂的安排。是的,雖然這並不容易——誰不想留在舒適圈?但也只有透過這樣,我們才能蛻變,成為一個比昨天更好的自己。
你的偶像又是誰?是Mirror,林家謙,陳蕾,還是Serrini? 不要只把他們當作「明星」,明星是高高在上,觸摸不到的;視他們為「偶像」,當作是role model,令自己變得不一樣,成為更好的自己。
筆名:木可木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