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六日『以堆肥培養好土』-朱耀光著
閱讀經文:馬太福音13:3-8

今天是「立春」,天氣回暖,冬天的農作物逐漸凋謝,我要為下一季的農作物作準備了。有人以為「撒種」是種植的第一步,等種子發芽以後,努力灌溉施肥便是了。不過,我種田以後,便知道「培育好土」才是根本,只要有好土,農作物便會自然生長。從科學角度來說,好土的酸鹼度適中,沙土、壤土和黏土的比例合宜,泥土中充滿氮磷鉀及其他微量元素。不過,怎樣才能培育好土呢?
我習慣收集家人和街坊的廚餘,混和乾草和樹葉,保持一定的濕度,堆放在田畦上,每週翻動一次,讓微生物把廚餘和草葉分解腐植質。只要處理得當,大約兩至三個月,本來要惡臭難當、要送到堆填區的東西,便會成為滋養泥土的堆肥,堆肥不單沒有臭味,還有一陣泥土清香。
立春一到,我便會在田畦加上堆肥,播下玉米種子。三個月之後,粟米吐穗結果,每株收成兩根玉米,每根玉米上又有大約五百粒種子。算起來的話,就是一千倍了。收成粟米,我總會即摘即吃,鮮甜無比,感謝上主的恩賜。
上主創造,萬物皆為美,但人為了速度和效率,以化學肥料代替天然養份,使用化肥雖能在短時間內增加了農產,但農產過量會令農作物價格下降,農年生計受影響之餘又形成剩食問題。在這個消費和浪費的惡性循環中,好土逐漸消失。沒有好土,將來還有一百倍的果子嗎?
默想:
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多少「廢物」?
我們能否將這些「廢物」變成滋養其他生命的養份?
重點: 培養心靈好土
©️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中學部
#立春 #撒種 #廚餘 #培養好泥土 #堆肥
#萬物皆為美 #大自然 #共生的體悟
#基督徒關係 #中學生日常 #馬太福音
#吾靈修 #靈修 #idontdevotion
#中學生靈修 #ISCF #中學生 #2022
#基督徒 #基督教文化運動 #deltaδmovement
======================
關於我們👥: https://iscf.fes.org.hk/?p=390
Instagram📱:idontdevotion
《吾靈修》專頁💻— https://iscf.fes.org.hk/?cat=1045
聯絡我們📧: [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