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一日『種子成樹』-朱耀光著
閱讀經文:馬太福音13:31-32

與田主簽訂農地租約時,有個很特別的條款,說明不能種樹。你可以種菜種禾,但不能種果樹,因為果樹紮根很深,難以移除。種了果樹,以後的租戶則難以種植其他農作物。租田後,田主和我走了一遍農田,看到有田埂長了一株白千層的樹苗,田主二話不說,便動手鋸了。再走到田邊,又看到一株小朴樹,田主又要動手,我說:「朴樹在田邊,不妨礙農作物生長,便由它吧」。幾年後,朴樹葉茂根深,成了最好的休憩處。
對農夫而言,全球暖化並不是冷氣房的討論議題,而是真真實實的感受。過了端午,來到夏天,你在田裡勞動,被陽光直射,簡單的呼吸也會累得出汗。田裡唯一能讓我透透氣的地方,就是寬廣的朴樹冠之下。特別是夏至,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暑氣迫人,每隔15分鐘,我便要躲在綠蔭濃密的朴樹下。朴樹的葉片散發著看不見的水氣,為空氣降溫,溫差又促使空氣流動,所以在朴樹下常常感到微風輕拂。除我之外,朴樹也成了飛島的家——紅耳鵯、鵲鴝、黑臉噪鶥和黑領椋鳥也常在枝頭。
在朴樹下,也常常看到它的果實,又稱朴子。朴子很小,從前的小孩也會撿拾朴子作彈珠。在朴樹下看到朴子,我便會想起芥菜種的比喻——朴子雖小,但長大以後,綠葉成蔭。最大的奇蹟,不在體積的大小,而是朴樹長大以後,與其他生命連結,彼此滋養。
默想:
我們是否願意成為朴樹,與人共生,為別人分擔嗎?
我們有沒有追求共生的力量?
重點:學習分享分擔
©️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中學部
#樹 #朴樹 #朴子#奇蹟不是大小 #而是共生
#農夫的日常 #夏至
#基督徒關係 #中學生日常 #以賽亞書
#吾靈修 #靈修 #idontdevotion
#中學生靈修 #ISCF #中學生 #2022
#基督徒 #基督教文化運動 #deltaδmovement
======================
關於我們👥: https://iscf.fes.org.hk/?p=390
Instagram📱:idontdevotion
《吾靈修》專頁💻— https://iscf.fes.org.hk/?cat=1045
聯絡我們📧: [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