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ch Archive 【電影推介】《求生家族:當城市失效時》

城市失效…… 

準備寫稿期間,正值颱風。政府部門預早幾日公佈大量颱風消息,很不尋常地。往後發生的事,我們都知道了:山竹被視為香港有史以來最強的颱風,令多處地區海水倒灌,有的地方停水停電,大量樹木倒塌,有住宅商廈的玻璃被吹爛,甚至有地盤天秤被吹至塌落隔鄰天台。 

在山竹迫近香港的時候,緊貼著新聞報導,有人在玻璃窗上貼上米字(或交叉)圖案,又有人在網上傳說這樣做冇用,所有似是而非又似非而是的消息一直流傳。你無法辨清真偽,只好安坐家中聽窗外的鬼哭神號,看附近道路的樹木隨風擺動直至折斷。 

日常被中斷 

坐在家中,想起一齣日本電影《求生走佬Family》。這顯然是後311(大地震)的電影,也是一首荒島求生的狂想曲,講述城市突然停電,日常被中斷後人們如何求生。 

現代城市依靠電力而行。沒有電力,所有系統同告失效!沒有燈光,沒有網絡,沒有交通工具,更重要的是消息無法傳播,讓平日最繁榮,最井然有序的城市,頃刻混亂。閉目一想,這不是現代人最恐懼的情況嗎? 

或者居於日本,早就有與災害共處的覺悟,電影沒有花上唇舌探究城市為什麼停電,沒有前因,僅是突然出現。災害的出現,不就是無聲無息,也不需要什麼理由嗎? 

摒棄從前觀念 

於是,戲裡最多的是反思,用城市失效導致的不安為起點。當平日的方便消失,資訊不再是彈指之間傳於互聯網,燈光不再是一按電掣就有的資源……應該怎樣做? 

災難一發生,有人無法擺脫日常運作,打工仔依然上班(這個我們當然了解),有商戶坐地起價(這個我們也了解),但漸漸有人發現,災難之後,從前日常不再是日常,需要重新思考何謂生活。就如《日常的中斷──人類學家眼中的災後報告書》作者阿潑所說:「災難發生的那一刻,一切如常。……任誰都無法預測下一秒,這樣日常就會崩落,成為一個新的目標。」 

於是,有人放棄抱怨,前往不同地方,尋求其他可能性,如主角鈴木義之(小日向文世)一家。他們摒棄從前的觀念,學習在無電的時代生活,例如﹕沒有汽車,穿州過省靠的是單車。他們率先學習捨棄──從前機不離手,現在不能同日而語;從前挑食的,現在一有食水食物,就已感恩。他們還把從前在課堂所學,看似沒有具體用處的知識,應用在生活中。 

明日之後 

討論算是沉重,但劇本落在擅拍笑片的導演矢口史靖手上,還是有著另類的幽默。看著他們一家的狼狽,有時忍俊不禁;然而,看到最後,電影溫柔地撫平受災的人,不僅是銀幕上的,還有在銀幕以下的,就算城市消失了,生活不同了,太陽照常升起,家人仍在,鄰舍仍在,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回首之時,山竹已走,留下後遺。樹木倒塌阻塞著馬路,大量塑膠隨海水塞著城市的一隅,我們初次見證了不一樣的颱風。把水抽走,把樹枝移走,固然是當務之急,但除此之外,反思更為重要──平日該怎樣生活?是不是依然以為沒有後遺地用著地球的資源?是不是要繼續把不重要的事情當成人生最寶貴的,又把最重要的事習慣地放棄? 

每一次災難,都是一個機會,讓我們反省。這是對生活的反省,也是信仰的反省,因為明日之後,我們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