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ch 129 – Catchy – 可唔可以靜靜地一齊贏?
Catch身為ISCF旗下刊物,一直都想試下用文字捕捉主流信仰群體無咩空間講,冷門少少但仍然值得去探究的信仰思考。
Read moreCatch身為ISCF旗下刊物,一直都想試下用文字捕捉主流信仰群體無咩空間講,冷門少少但仍然值得去探究的信仰思考。
Read more「咔嚓……咔嚓……」緬甸貧區婦女Theit Theit Shwee坐在縫紉機前,埋首縫製布料。她小心地把兩條白邊帶分別包邊縫上布料,完成製作一個三層布口罩。這是她每日的工作,於施達基金會(下稱施達)夥伴的社區中心,跟其他婦女一起縫製布口罩。
Read more在教會史中,第三世紀之時,羅馬政府迫害教會,有人受死,有人逃走。逃走的那些人是不是真信徒呢?但正正是這群人構築了那時候的神學。
Read more平成年代的假面騎士外表看來是「脫胎換骨」,其實仍然經常探討什麼才稱得上是人類、人類與怪物的區別——人類若脫離愛護的溫暖、保護的動力及援護的重要,人類便會真正成為怪物。
Read more「人人都應該保護自己,但當大家都出名,就是在保護大家。」談到這裏,我們都想起新公務員工會主席顏武周,在談及自己被免去署任時,說到:「我並沒有站出來,只是放棄信念的人在不斷後退。」
Read more「歷史沒有退路,未來就在當下。六月之後,我們要往哪裡去?」
Read more話長唔長,話短唔短,網上校園反反覆覆持續咗差不多一年。網上上堂嘅千奇百趣都變得唔再有趣啦(水已被抽乾lol)。
Read more《排球少年!!》漫畫連載了八年半,日向和影山在最終話時,又回到像第一話一樣,隔著網成為對手,但那不再是初中只憑意氣用事的狀況,而是在一步一步艱辛經營下,終於登上國際舞台。這個結局,雖然沒能和現實中的東京奧運同步,但對於跟隨著主角日向,從初中開始喊「再多一分」的讀者來說,這算是個美好的結束。
Read moreCatch 129 – 不要說離別的二重奏
Read more記得有同學說過,去年10月在政府宣佈反蒙面法生效的那天,他們在學校相擁而哭,聚著一起禱告。
只是去年10月的事,但總覺得好像很久以前了,國安法都來啦,反蒙面法,逃犯條例修訂又算得上甚麼?
我們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體驗過這個種族融合的大城巿中危機四伏的色彩後,開始進入非洲內陸國家,尋找一個兩世紀前的故事。
Read more今期流行「曲線玩膠」,佯裝徹底教條式的乖順,來揭露臣服對象的荒謬。那就介紹在南斯拉夫時代成立,把玩極權符號至「曲直難分」的斯洛文尼亞樂團Laibach。
Read more自從沐恩拒絕信賢的表白後,已是學校的假期了,團契沒有什麼活動,到二人再次碰面,已是一個月後去團契的同工Howard的婚禮。
Read more六月,有很多事要記。
不是末期考試那種臨時的充塞腦袋、沒有消化、用完即棄、功能上的短暫記憶。
而是即使未親身經歷,也得重新尋找,反覆記住、認真守護、不斷堅持的記錄。
是被標籤著4號、9號、12號、16號等等的碎片。
心碎的「碎」,片甲不留的「片」。
「究竟人該選擇生命之輕還是生命之重?」1這是在捷克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的著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向我們提出的問題。假如德國神學家潘霍華面對自己的生命會如何回應?當我們這一刻重新感受和回望自己的生活,你是選擇了哪一邊?
Read more話說編輯本來是想找這名受訪者,去做一個採訪員,但在偽裝有交情,而不是純粹稿來稿往(停留在供求關係的閒聊時,發現他就這樣成為了一名受訪者。就這樣,將這位大學哲學系一年級生在跨過文憑試進到大學後的過程整理出來,特別是讓飽受教育局摧殘的應屆DSE同學們看看,當作是人生一個階段性整理的範例。
Read more本文含《虛構推理》小說和動畫的劇情,請慎入。
本文含《虛構推理》小說和動畫的劇情,請慎入。
本文含《虛構推理》小說和動畫的劇情,請慎入。
Catch 128 – 從未境到將城.約拿的兩種可能
Read moreCatch 128 從未境到將城.約拿的兩種可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