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ch 144荒謬的星座學!?
風茶
「星座」自古代一直留存至今,現代亦處處有星座之痕跡,無論是IG上的星座帳戶,還是網上數以千計的星座分析。當然,作為基督徒,大家都知道聖經是絕對明顯反對占星學:
你們中間不可有人使兒女經火,也不可有占卜的、觀兆的… … (申命記18:10)
然而,相信不少大家還是會查看星座,可能純粹只是貪有趣,又或者真的認為星座非常準。我自小返教會,在小六中一時,縱然有返團契,但也有看星座的習慣。有時透過星座認識自己性格,有時看看我喜歡的人的星座和我是不是匹配,有時看看今日要注意的事項。直到後來看了一些心理學的文章,明白星座學背後的概念,其實是「自證預言」,才脫離了星座。
「星座好準啊!」究竟是為甚麼呢?我們先來看看一個社會實驗。1968年,在一所中學裏,Robert Rosenthal博士和Jacobson博士給所有學生做一個智商測試,然後告訴老師某些學生智商十分高,令老師相信他們的成績會在來年突飛猛進。但其實這些學生是隨機抽取,智商並沒其他人高。然而後來,這些學生的成績的確進步了十分多。
相信大家從中都能看到,這是因為老師在教這些學生時,已經有了「高智商」的「刻板印象」,從而使老師在不知不覺間比之前更用心上課。如此一來,學生成績進步也是理所當然的。
類似的概念放進星座學裏,星座學「準」的原因也顯而易見。「今日星座」說白羊座運勢是「單身貴族在健身房或圖書館易遇到不錯的異性(這是取自真的星座運勢)」,那麼白羊座在去到健身房和圖書館時,便會特別留意附近有沒有不錯的異性。即使沒有,他們也會選取一個隨機的異性,然後把他/她歸類為星座運勢中所說的「異性」,繼而再說「哇,我真的遇到了個不錯的異性,星座真準」。這就是自我驗證。
另一個和星座有關的概念是「巴納姆效應」。這效應指出人們會相信一個能放諸四海的人格預測,例子包括但不限於「你希望周邊人都喜歡你」、「在熟人面前,你比較放鬆。在生人面前,你會顯得拘謹」、「你總是給人堅強的形象,但真正內在的你也不過是一個會哭的小孩,只是慣了故作堅強」等。這些句子都使用了巴納姆效應,但仔細一看,其實它們都形容得非常籠統,說了等於沒說。
巴納姆效應的第二種形式,我形容為「被神化的邏輯推論」。取一例子,「某玄學專家預測今年除夕或會發生人踩人事件,告誡市民留意」。本來每年除夕都有非常多人外出倒數,尤其維港兩岸更是人山人海,而在人多的地方,發生人踩人踩事件的機率也大,所以這個預測是「合乎邏輯」的。可惜玄學專家卻將這預測「神化」,把這「邏輯推論」套上「占卜」「預言」的外衣,進而使人相信玄學。這裏可見這些占卜的背後,或許可能只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然而,星座最差的地方是那背後的決定論思維。你的出生日子決定了你的星座,你的星座決定了你的性格命運和一生。換言之,你的一生在出生那天早已決定,那麼我們不就是在過一個「被安排好」的人生嗎?進一步來說,我們過去為了改變人生而所做的事,例如「為了獲得前途而學習」、「為了幸福而追求」、「為了成長而受苦」等等,是不是都是徒勞無功?因為我們的人生早已被決定,及後再試圖努力改變人生不就是無稽之談?
當然有讀者會說基督教本身也是「接受神的安排的人生」,但我認為這兩者是不同的。你有試過不服上帝的安排,然後在禱告中向上帝上訴嗎?雖則聖經教導要順服上帝的安排,但我相信很多人都試過哀求上帝改變計劃。單單是這點,就令兩者之「安排」有天地之別。
星座是一死物,你真的想讓它來主控你的人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