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ch 132《點解要做團長? 》

在某次聯校團契的活動中,遇上了兩個討論「在疫情期間如何搞團契」時講太多而被限制發言的同學,所以決定另約他們出來,讓他們可以無制限地講。因著二人同樣也是中四開始便做團長,也同樣一做便做了兩年,於是便講了很多做團長、搞團契的心得和掙扎,這就成了這篇訪問。和大家介紹一下,他們兩位都是在受不了空氣突然變得沉默,很會找話說,很熱心事奉,又很有能力的團長——心和雯。

成為團長之路

從頭開始講起,談到當初為何會成為團長,心表示他是在中一的時候,聽到團契的宣傳:「如果無乜嘢做就返嚟啦」,本著到了基督教學校其實也想認識一下團契,所以便返了團契。意外地,老師在他中二的時候便問他要不要成為團職,他當時認為自己的信仰不夠堅定,所以拒絕了。到了中三的時候,覺得可以一試,卻不料,去年(中四)因為團契成員的斷層(沒有中五)就被老師游說,成為了團長。

「我會覺得做團長,好似要好有要求,好似人哋問我信仰問題,我就一定要答到,而我覺得我信仰未夠堅定,做唔嚟。」經過老師的安撫,在當時還在的「大佬們」(中六生)陪伴下,他接下了團長一職。到了今年(中五),雖然只剩下其他同級的同伴,但覺得自己成熟了一些,不再那麼害怕。

「咁你當時係100%肯定先做團職 or 老師叫嘅時候都唔係好肯定呢? 」答完問題的心,立即展示成熟的開組技巧,將問題拋給在旁邊的雯。

雖然雯不是信二代,但因為小時候被做傳道人的親戚帶返教會信主,所以從小在教會長大,更是基督少年軍的成員。由於學校的老師是他基督少年軍的導師,在入學前就認識雯。「可能佢覺得我信仰『可能』幾穩定,所以我一上咗中學,就叫我做團職。」而雯自己本身也認為到了中學,不是在學校團契,便是到基督少年軍事奉,所以在要不要成為團職的考量,跟心很不同。而因為去年(中四)本該做團長的師兄因為中六事務繁忙,此職務就落在雯的身上。

學校團契聚會模式

要了解他們這兩年當團長的心路歷程,或許也該從他們的團契聚會模式講起。

心的團契是在週五放學後舉辦,學校更規定該時段不會有其活動。而他們每週會在午息時舉行組聚及祈禱會,所以團契小組成員每星期最少見兩次。學校有一個跟駐校教會共用的空間,搭配星期五放學後的團契,很多團友都不怕晚,週會後會留下繼續聊天。

而雯的團契和心最大的分別是,他們聚會的主要時間是在星期五的午息時間,因為下課後的時間通常會優先讓給補課。一個星期是團契,下一個星期就是團職的聚會。因為是在午息時間,所以相聚的時間比較短,但因為團契是眾多課外活動之一,團友們報了名就必須出席。有些同學為了滿足學校對人人必須參加課外活動的要求,所以會選擇去團契,但其實團友並不多,只比團職多幾個。上了高中後,雯習慣和另外一個團職早些吃完飯,早些去準備週會,但時間有限,所有安排其實都很趕急,有時更要提醒週會的負責人準時完結,好讓同學可以準時回課室上課。

除了團契的聚會模式外,如何安排週會內容,或是團契其他活動,兩人所處的團契也有所不同。

心的團契在學期初進行集體討論,大家一起思考這一年想做甚麼,例如會訂了復活節期間做一些與耶穌復活有關的主題之類,並安排不同的小組負責。除了聚會分組的小組外,他們亦可就自己的專長,加入不同的工作小組。如果自己的小組遇有不太熟識的部份,便可以找相關的工作小組幫忙。「一切都係按自己意願,但又有小小強制性,變咗都會定期有啲嘢要做。例如工作小組中嘅音樂小組,都唔係個個識樂器,但有幾個人一齊玩,就會覺得簡單啲,好似可以一齊學下。有啲識嘅教下帶下,個組裏面有啲好叻好勁,但又有啲唔太勁但都可以,大家都會想同另一個人一齊做一啲嘢。」心是這樣理解他們的事奉。

對比起來,雯的事奉聽起來壓力會比較大,也沒有太大的自主度。疫情前的團契每個星期老師都會準備好材料,然後由不同的團職負責週會。但疫情後,聚會便改成分組進行,他們的週會通常就只有幾個人輪流發言,例如只要一個人被指派作宣傳,便會一直由他負責。雯認為這樣的安排,令其他人比較少機會去做去試,更加不習慣在其他人面前說話,讓團職們變得被動。

「通常要組長加埋老師一齊去問人肯唔肯做,大家好唔主動令我覺得好難溝通。我覺得次次開組都係得自己一個講嘢,其他人唔講嘢令我好驚。」面對的團友和團職的不主動,雯表示很羨慕心的團契,好希望能像他們的團契那樣有更多分享交流。

但心也表示,小組內的分享交流也不是時常順利,有時會發現有些同學雖然會出現,但整個小組時間也沒有發言。他們會檢討到底是內容會不會太過日常,缺乏信仰的深度,或是太過隨意,所以令到有些人更難加入等等。

必須但不想做的事⋯⋯

所以對兩位來說,在學校團契的事奉,並非做慣做熟了就可以,而是問題仍然天天都多。那麼,到現在最最最不想做但又必須要做的事,是甚麼呢?

對雯來說,做團長最痛苦的是要開會帶議程的討論。他們學校要求課外活動組織的會長,每年要帶兩次會議。雖然只是一年兩次,但每次他都覺得很麻煩,要先熟讀議程,想好怎樣做,還要檢討上學期的週會,提出改善。疫情期間很多事都取消了,變成沒有甚麼可以討論,就令雯覺得好像都只有自己一個人在說話。就算之後問大家的意見,也不會有人主動發言,要等老師點名,非常尷尬。

「我驚做嘅嘢,主要係怕啲人唔出聲,佢哋唔出聲係最困擾我。」和教會時自己很容易便能跟人聊天,但在學校卻好像發生不到這種落差,今天仍然在困擾著雯。

對心來說,因為疫情團契變得無事可做,而不想做的事他們都會在開會的時候說一下各自的限制,所以通常他們只會做大家都想做的事,不會有不願做的事。不過這種輕鬆有時會變得鬆散,好像他們前陣子有提過說反正都是線上模式,要不要假期繼續搞週會,但其實一點準備工作也沒有做。

「好似記得但又會搏下有無人提呢?咁有時有團友衝出嚟提我哋,見到有人咁踴躍所以我都會想做。」喂喂,搞團契搞得這樣隨意可以嗎?但心表示:「有好想做嘅人,或者有好忙但被體諒嘅人。好多嘢唔係必須達成,但都係因為大家想做所以先去做。」

好想好想做的事⋯⋯

那麼拉得再近一點,不再談團契,而是個人一些地談,有甚麼是自己很想做的事呢?

「就係帶詩歌同祈禱。」心在訪問的期間,一直都很健談,甚至在話題不小心斷在我們手上時,他也會很輕鬆地再次帶動討論,所以當他表示他喜歡帶詩歌和禱告,是因為他並不是那麼擅長說話時,大家一同表示不認同。他解釋說,世界很大自己很微小,所以沒有膽說太多,但祈禱領詩時不同,不只是自己,而是有神的同在。「祈禱唱詩時有好多感動,啱啱初信係喺每個中一可以去嘅福音營,當時果啲詩歌特別係《當你走到無力時》令我好想繼續理解哩個信仰。果時就覺得首歌悲傷但後來又有希望,令我想了解哩個信仰。」心在不同的詩歌當中得到很多鼓勵和盼望,雖然寫歌的和唱歌的人都感受到世界很多的混亂和黑暗,前年有些時候覺得世界不公平,難受的時候,有人聚在一起唱唱詩,令他得到安慰。

而對雯而言,他雖然不希望只有自己負責團契的週會,但卻希望能有多些帶週會的機會。他覺得自己在信仰方面未夠勁,如果能藉著帶週會訓練一下自己帶組的技巧,同時增加信仰方面的知識,以便日後在教會事奉,作教會的組長和導師。「我覺得學校主要係訓練我,而教會就係自己吸收,等之後可以再用喺教會裏面。 」

學校v.s. 教會

提到教會,亦會好奇兩位的教會生活,亦更加好奇因為在學校接觸了信仰進而返教會的心,和因為在教會成長所以理所當然成為團職的雯,是怎樣理解學校團契和教會這兩個同時並存的信仰群體呢?

雯認為學校團契的傳承重點,是叫人返教會。他有時也會想,自己在學校團契和教會團契的心態上,有沒有不同呢?對他而言教會是一個自願去、能持續接觸到神的場所,而學校則含非自願成份,所以跟信心未必有關。在學校時容易繼續返團契,但離開後又會怎樣呢?雯很擔心。有些學校團契的團友平常也會返教會,但不算很穩定,他會擔心這類團友如果不再在學校團契,沒有老師和團職的關心帶來的推動力(也可讀作壓力),會不會離開信仰呢?「以前我會容易啲叫學校嘅人返教會,但依家因為教會同學校之間有啲唔開心嘅事,叫人返自己教會就變得好尷尬。」

對於教會和學校團契的思考,心跟雯也很近似,他視教會團契為學校團契的延續。他會繼續返教會,是因為可以在那邊見到學校團契畢了業的師兄師姐。他教會的青少年團契導師們,其實就是以前中學時的團職,他們在教會中繼續將團契的愛帶給大家。「團契就係一啲因為信仰而集結,又想傳落下一代嘅人喺埋一齊。」心很喜歡學校團契眾多儀式中的承傳禮,在儀式上,他們會互點蠟燭,象徵上一年的團職將愛傳給自己,而他又會在團契之中將這些愛傳給其他人。

之後呢?

提到傳承問題,兩位是在當年臨危受命成為了團長達兩年之久,並將要離任,怎樣看接下來的團契發展呢?

不約而同,他們兩位都很擔心接班人的問題。雯表示他因為老師不放心由本該接他做團長的同學做團長,所以他今年才留任一年,而這位同學將會在下年正式接任團長。雯認為雖然他在學校話比較少,但在教會的聚會中接觸過覺得他有能力擔當,只是怕他明年中五會很忙,不知道有沒有中四的同學加入成為團職。不過,雯認為老師們都有定了人選,所以自己不用擔心。「都想佢哋可以搞下聯校嘢,不過覺得佢哋好難好主動,而老師又唔放心,會有啲難。」看來其他人的不主動,才是雯最擔心的問題呢!

心擔心的接班人問題,卻是怕再次出現的斷層(今年團契仍然是沒有中四同學),令到只是中三的同學會承擔很大的責任。因著疫情關係,整年沒有太多週會和活動,他們在團契中沒有太多站出來在人面前帶領的經驗,心很擔心明年他們接任後,自己成為了忙碌的中六學生,無法支援經驗較少的他們,不希望他們好像當年的自己要靠自己摸索。「不過依家預知咗有問題,就可以一齊做下預習下,亦都希望老師會幫到佢哋。 」

後記:

覺得能和他們兩位聊一下真的是很有趣很愉快的事,雖然當刻他們的身份非常相似,但從言談間能感受到他們成長中經驗著不同的事,令他們有很多的不同。而正正是這些不同,令到他們的談話討論生出更多有趣的互動,讓我們更加能理解,原來學校團契就是這麼多的不同。他們會互相羨慕對方團契的一些事和發展,但同時也不會輕看自己正在參與的部份。他們會有很多煩惱,但又會敢於面對,並想要承擔別人生命成長的那些部份。做團長能得到這些成長和實踐的機會,其實也不錯呢!看到這裏的大家,在下次老師問你要不要當團長時,要不要試下答「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