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 《從2020開始》 – 在現世中尋寶
現今的社會,容易令我們忙亂,生命像要應付不少的事務。人容易誤以為把自己的計劃完成,那就是美好的人生。
Read more現今的社會,容易令我們忙亂,生命像要應付不少的事務。人容易誤以為把自己的計劃完成,那就是美好的人生。
Read more當你以為疫情換來一點喘息空間,當下可以慢慢計劃考試過後的劇情,卻發現原來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
Read more去年生日,收到教會傳道人送給我一幅畫像,她說這畫幅題為《耶穌和祂的朋友》。畫中的背着十架的基督耶穌,一手抱着寶貴的聖經,一手輕按着朋友的肩頭,與祂的朋友一路同行。
Read more這似乎是一篇平直的神蹟治病記述。一個人尋求幫助治療病重的兒子。耶穌答應了這人的請求,然後兒子痊癒。就是這樣?其實無咁簡單。
Read more1耶穌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人開墾了一個葡萄園,四周圍上籬笆,挖了一個醡酒池,蓋了一座守望樓,租給園戶,就出外遠行去了。2到了時候,他打發一個僕人到園戶那裏,要向他們收葡萄園的果子。3他們拿住他,打了他,叫他空手回去。
Read more我見過這樣的一幕:在燒烤聚會上,一位同學細心地把碳堆積好,然後花上好幾分鐘,把碳點燃起來,於是一群同學帶著感謝的心,圍在一起,有傾有講,享受相聚的時刻。
Read more以西結自小在祭師家庭長大,曾受正規訓練,以為自己畢業後便在聖殿上班,怎知遇上大時代,國破家亡,與同胞一起被迫遷到巴比倫。一切都被改變了,生活頓時失去基本保障,自由在無聲之間消失。上主已經遺忘了我們嗎?
Read more利亞王為要捉拿神人以利沙,派遣車馬和大軍把他重重圍困。面對危急的處境,少年僕人驚惶失措的向以利沙求救。
Read more耶穌賜平安給門徒後,不久便被拘捕和受審判,門徒因此要四散逃命,徬徨度日。這跟我們想像的「平安」似乎大相逕庭,是耶穌賜的平安還沒有到?還是這份平安並非我們想像一般?
Read more法利賽人和文士看到耶穌的門徒沒有洗手吃飯,便藉此事挑戰耶穌。現代人吃飯前洗手是基本的衛生常識,就算沒有洗手也未至於要受到譴責。為何當時的猶太人如此重視吃飯前洗手呢?
Read more約瑟只是盡他的能力,完成一項主所喜悅的事,但別輕看這個小角色,因為他對上帝適時的回應,就把耶穌受死與復活兩件大事件連結一起了。
Read more在現今社會,經濟價值和政治價值幾乎主導一切,愛心更顯得「不值錢」,不法的事仍會持續增多。我相信現今世代所充斥著的迷惑,比起耶穌在世的時代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耶穌當天對門徒的應許,我相信今天對我們也適用:「堅忍到底的終必得救」。
Read more約翰怎樣形容他和其他使徒所傳的道?
他們對所傳的道有怎樣的認識?
他們為何要傳這道?
小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時常都有類似想法:「如果可以快些長大就好了。」但人漸漸長大,卻開始感到光陰似箭,歲月不留人,每天彷彿還有許多事情等著幹,整天二十四小時永遠是不夠耗用。
Read more最近的你還好嗎?
過去的大半年,我們均面對著不同程度的狂風暴雨,或許你也曾呼救,甚或你心底裡問了千百遍「主啊!我們要死了,你不管嗎?」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這篇聖經,你聯想到的圖畫是怎樣的?有隻「羊咩咩」開心地吃草?當仔細看詩篇23篇,你曾否覺得這篇詩的寫作對象怪怪的?詩人稱呼耶和華時,一時用「他」、一時用「你」,看到嗎?覺得奇怪嗎?試想像你與一個朋友對話時,會這樣轉稱呼嗎?
Read more「最近,為什麼感恩的說話總是那麼難說出口?」
「會不會是因為人們總是迴避接受生命的磨練?」
你能經歷神所賜的平安嗎?或者應該說,我們都知道神是賜下平安的神,但我們願意單單抓緊這位平安的主嗎?
Read more鼓起這勇氣 跨出這距離差一點我們也會飛
Read more約,是雙方互相同意締結的一種關係,有約束力,有一定履行的義務。生活在香港,經歷著中西文化的洗禮,面對一國兩制的爭辯,我們不禁會問: 簽約有用嗎? 能否持守諾言?
Read more